跳出 ⌈考败来科⌋ 的思维怪圈

@ 何朝晖 @ 付子昂

遗憾、迷茫 and 失落

热衷考取功名,这是中国人的传统。

时光荏苒,辗转过细,十多年来一直辛苦付出的少年,怀揣着成人成才的梦想去一次次努力地拼搏,一定也是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换取一份不错的成绩。

人们对于考取学校的期望往往是比较高的,以至于很有可能满足不了自己的期望,让高考成为遗憾

遗憾的造就

武汉科技大学的分数线是比较高的,超过一些211的某些专业。

以至于每一年总会有学生在来校后后悔自己没有选择其他院校,而是选择了武汉科技大学。

看到相同分数段的同学进入“更好”的学校,往往会感到些许失落

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,但是带着这种心理往往会限制自我发展。

正确认识高考成绩

决定上限的是水平而非文凭。高考成绩固然重要,但比成绩更重要的,是备战高考的过程,教会了我们学习的能力,带给了我们精神的成长,开阔的视野在求知中建立,不屈不挠的性格在锤炼中养成。倘若高考没有达到心中的预期,绝不意味着自己就是不行的。保持刻苦耐劳的品格,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,勤于在实践中磨练,提升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本领,永远热血沸腾永远满怀期望,不抛弃不言弃,这些都是比一纸文凭更为重要的,是安身立命、行稳致远的底气所在。

高考考分既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充分条件,也不是必要条件。学生时的分数,成年后的收入,人生只在追求功利的数字,大概也很没有意思。

贪心算法

贪心算法(Greedy Algorithm)是指,在对问题求解时,总是做出在当前看来是最好的选择。

  • 不可否认的是,贪心 是刻在人DNA里的一种 性格

  • 贪心算法 是一种在每一步选择中都争取当前状态下最优的解决方案,以期望达到全局最优解的算法。这种算法的特点在于其逐步构建最终解决方案的方式,在每一步都做出当前可用的最佳选择,而不考虑这些选择可能对问题全局解的影响,因此,贪心算法在许多情况下能够提供局部最优解,但不一定能保证得到整体最优解。

  • 贪心算法的关键在于贪心策略的选择,不同的策略可能导致不同的局部最优解,进而影响最终的结果,这种算法适用于那些具有最优子结构和无后效性的问题。在背包问题、最短路径问题等许多领域,贪心算法都能发挥重要作用。

  • 其中尤其重要的一点是——贪心算法的局部最优解未必是全局最优解。

  • 也就是说,可能当下这个你填报志愿时看起来并不好的选择,可能是你人生里最优的选择。

假定你凭借你的分数上了985或211的冷门专业,很有可能大学本科四年都沉浸在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的痛苦中。并且显而易见的是,那些院校的学业压力是要比武科大大上一个梯度的。而在这里,你可以在学业上更加游刃有余,有更多的空余时间用于提升自己。

在你羡慕别人的时候,或许别人也在羡慕你。

统计学规律与自我实现的预言

  • 自我实现的预言也称“自证预言”,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潜意识贴标签。

  • 人会不自觉地按预言行事,最终令预言发生。这个的预言其实是你对事情的看法。

  • 而预言的乐观与悲观,都取决于我们自己。

“二本坐过牢,双非有案底。”这只是互联网上的调侃,这也一方面是统计学总结出的客观规律——双非本科就业处于相对不利地位。

Of course,随口自嘲一下也没有什么问题。但是如果心底真正相信这句话,往往会在无形中给自己设限,以至于最终预言成真,真的处处碰壁,颠沛流离。

统计学规律可能会告诉你,你的选择有多么多么不好。但是请记住,统计学用数据提炼的规律足够科学,却无法框住你,你不止是一个随机样本,能带你冲破概率的,是你自己。

Last updated

Was this helpful?